或许是冥冥之中的安排,让本王回忆起往昔之事。”
朱棣笑容中带着一丝释然,可心底深处却依然隐藏着一丝忧虑,这忧虑如同深埋在心底的种子,难以彻底消除。
这时,姚广孝忽然抬起头,神情变得严肃起来,问道:“若这朱应真的是昔日皇长孙,王爷打算如何?”
话音落。
姚广孝目光紧紧盯着朱棣,那目光仿佛能够穿透人心,想要窥探出朱棣内心最真实的想法。
朱棣听到这个问题,脸上笑容瞬间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一脸冷肃,眼神中闪过一丝杀意。
片刻后,他转过头,目光与姚广孝对视,反问道:“你觉得本王会如何?”
朱棣的声音低沉而冰冷,带着一股令人胆寒的寒意。
姚广孝与朱棣对视了片刻,随后忽然笑了起来。
“贫僧不知王爷会如何,但贫僧确信,皇长孙已不在人世。”
“贫僧答应给王爷的白帽子,定会送到。”
姚广孝笑容中带着一丝自信。
“本王,等着那一天。”
朱棣坚定地说道,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,似乎将他内心深处对权力的渴望都展现出来。
“不过,这朱应,贫僧也颇感好奇,想看看他的面相,测测他的命数。”
“不知王爷能否引荐一见?”姚广孝笑着问道,眼中透露出一丝期待。
“你要见他?”朱棣听到这话,脸色微微一变,眼中闪过一丝犹豫。
一直以来,姚广孝都隐秘地待在燕王府中,极少有人知晓他的存在。
如今姚广孝提出要见朱应,朱棣心中难免有些担忧。
毕竟,姚广孝知晓他诸多隐秘之事,他担心一旦姚广孝与朱应接触,会引发一些不可预料的事情,这些事情可能会打破他原本的计划,甚至危及他的未来。
“见他一人,并无大碍。”
“王爷单独引荐,即便贫僧见了他,他说出去又有谁会相信?”
“贫僧本就是个离开世俗已久之人,在外人眼中,早已是个死人。”
姚广孝似乎看出了朱棣的担忧,笑着道。
朱棣眉头紧皱,陷入了沉思,心底有着一些挣扎,不断权衡着利弊。
许久,朱棣缓缓开口问道:“你要见他做什么?”
“正如贫僧所言,看看他的面相,探究他的命数。”
姚广孝微微一笑。
朱棣思索了片刻,最终点了点头,说道:“明日,本王叫朱应入营来。”
“如此,多谢王爷了。”姚广孝双手合十,道谢。
翌日清晨,天色微明!
大宁边军驻地。
朱应停止了修炼,穿上衣物,披上战甲,从自己的营帐内走出。
“将军。”
刘磊早已等候在营帐外,手中端着一盆清水。
朱应点了点头,接过毛巾,简单洗漱了一番。
随后,朱应大声道:“出操!”
“是!”刘磊立刻转身,大声喊道:“亲卫营,出操!”
声音散开。
下一刻。
朱应营帐周围的七百亲卫军迅速汇聚,动作整齐划一,迅速排成七列,整齐肃立。
朱应大步走到队伍前,他微微抬头扫过每一位士兵,随后转身,大声道:“出操、”
由朱应亲自带队,向着军营校场跑去。
亲卫们紧紧相随,整齐的脚步声踏动而起。
这是大宁边军的传统,每日清晨出操,围绕校场跑五圈,之后才吃早饭。
而且每次出操,朱应都会身先士卒,指挥同知,各营指挥佥事乃至守备,都会跟随其后。
这不仅是一种训练方式,更是提升军队凝聚力的关键所在,这也是朱应练兵的独特之处,借鉴了后世的训练理念,让士兵们在训练中培养出默契与团结,增强对将军的信任与服从。
很快,校场上,一列列边军将士都已穿戴整齐战甲,他们未携带兵刃,以各军侯营为单位,组成一个个整齐的方阵,开始出操。
“大宁边军!”朱应站在最前沿,用尽全身力气,大声喝道。
声音如同雷霆般响亮,穿透了清晨的寂静,在整个营地回荡,仿佛要震破苍穹。
“杀!杀!杀!”
两万边军将士齐声高呼,声音震耳欲聋,仿佛要将天地都撼动。
这整齐划一的呼喊声,带着无尽的气势与力量,一波接着一波,在整个军营内回荡,让人心潮澎湃,热血沸腾。
整个大宁军营内,喊杀声如同雷霆,直冲云霄。
紧接着。
“轰,轰,轰。”
沉重而有力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,仿若战鼓擂动。在朱应的引领下,两万边军将士如同一股钢铁洪流,开始围绕校场有序地跑步。
他们步伐整齐划一,每一次踏动,都让大地颤动。
第138章 姚广孝:如若是皇长孙,王爷会如何(3/4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